据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标准》(简称《标准》)修订发布,为下阶段构建快线网络做好技术支撑,同时新增快慢车运行、灵活编组、全自动运行、交通接驳、防水淹等相关内容。
截至2024年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已达到879公里,日均客运量接近1000万人次,由高速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次《标准》总章节由原26章增加至31章,聚焦提速度、优服务、保安全、促集约、增效率、降能耗等层面,明确相关技术要求。
《标准》将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由每小时100公里提升到每小时120公里,覆盖地铁快线设计要求;提出快慢车运营模式,提升效率,兼顾沿线出行服务,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灵活性。《标准》明确,快慢车运营线路快车速度效率不宜低于60%,慢车速度效率不宜低于40%。也就是说,如果列车最高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快车旅行速度需至少达到每小时72公里,慢车旅行速度需至少达到每小时48公里,旅行速度是衡量列车在全程运行中平均速度的指标。
在提升服务品质方面,《标准》提出,采用通道换乘的车站,当换乘通道的长度超过120米时,宜在通道内设置自动步道,改善长距离换乘体验;旅游站点宜结合车站周边用地,围绕乘客进站路径,统筹设置旅游服务中心和行李寄存处等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温度;在车站站厅和换乘通道内的非乘客疏散区,可设置一定面积的便民服务设施,包括零售商铺、自助服务区和展览场地等。
《标准》提出应对火灾、水淹、风灾、地震、冰雪、雷击等灾害的安全措施,提出“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原则,全面加强了防渗漏设计要求:对拱顶等混凝土容易发生浇筑不密实情况的部位提出了加强注浆的要求;对渗漏水多发部位提出了加强防水构造的要求及措施;对防水材料的长效防水性能作出了具体规定。
《标准》全面支撑轨道交通装配式智能绿色建造技术,提出装配式车站、装配式轨道设计要求,补充了成熟的新工艺工法,提升地下结构机械化建造水平。在降能耗层面,《标准》引入车辆永磁同步电机等节能新装备、新技术,要求照明光源、LED灯具、镇流器、LED驱动电源应采用不低于2级能效产品,并提出设备节能控制要求,如建筑照明应能够根据照明需求进行节能控制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自称吃火鸡面上瘾“被烧穿了胃”,加拿大网红索赔7700万元 韩企:毫无根据,没收到诉讼
不满21岁女儿嫁70岁老头,男子花1万雇凶杀婿:这门婚事让我抬不起头;从犯近日被判无期
官方通报西安一居委会副主任及家人与小区保安发生冲突:暂停职务,开展调查
媒体评向505名死亡人员发放养老金:为何审计能发现,职能部门却不知?不能止于通报,应查清责任
英超BIG6本轮仅曼城&曼联无缘胜利,曼联开赛2轮最惨1平1负排第16
英特尔介绍新至强能效核处理器 Clearwater Forest:IPC 提升 17%
苹果 Apple Watch Ultra 2 智能手表心率监测与睡眠追踪实测
为新iPhone“能量加码”!就选航嘉灵动F45 Turbo奶茶快充搭子